地理复习指导说明
1、地理复习的原则:
目前中考的导向是考察学生的地理学习力,新课标也规定地理需要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,对终身进步有用的地理,所以复习应以学生进步为本的思想作指导,以学情为基础,要体现:
(1)全体性。
即复习要面对全体学生,特别要关注差生,常识整理要有层次,要有梯度,重视把握适当的难易度,提高的坡度。
(2)整体性。
复习的过程是一个常识整理的过程,大家应该把初中的地理常识加以整理,让常识更系统,更有体系,让学生真的学到地理整体及内在联系而不是零散的常识。
(3)主动性。
复习时,因为复习的内容多,形式相对于新授可能要单一,要枯燥,所以在复习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自主学习、能动学习的积极性,即要在学习方案、办法、速度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选择。
2、地理复习的计划
本学期共16周左右,今年的初二下册地理因为增加了部分新常识,讲完新讲课大约要用到4周左右的时间,假期大约占1周,留给复习的时间大约只有11周左右,这就给后期的复习带来了不小的影响。在时间紧、任务重的状况下,大家教研组认真研读《新课程标准》及《中考说明》,借鉴以往的经验做法,特制定以下复习计划:
专题划分及复习方案
1、专题划分
依据初中教程和地理复习的实质,大家确立了七个专题:
地球地图。
世界的居民与气候
大洲和区域。
国家地理。
中国的自然环境。
中国的资源和产业。
中国的地区差异。
2、复习方案
主要复习思路为以专题为主线,采取系统与专题复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。以大专题为单元,突出综合,以小章节为基本,体现系统。点与面结合,既要细致梳理要点,又要重视整体性;双基与应用结合,既要强化入门知识,又要突出基本应用;复习与练习结合,既要复习教程内容,又要加强练习巩固,科学用好《初初中生学业考试复习指导》与《初二地理复习专题学案》。巩固练习以《复习指导》为主,总结提高以《专题学案》为主,二者兼顾,互补运用;自学与导学结合,推行学案导学教学,既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,又要发挥教师的引导用途,突出办法,科学指导。
将市下发的专题复习学案,进一步细化到每一课时,特别注意强化每课时中的自主常识梳理阶段的问题设计、解题指导、办法点拨与总结提高。要有较强的科学性、指导性和实效性。
在有限的复习课时内尽可能发挥教师主导用途,统筹规划,降低学生无效劳动,如很多的书写和重复性作业,多引导学生讨论典型考试试题。精讲精练,抛弃题海战术。
复习计划要针对学生实质状况,具备可操作性和针对性,计划中应突出反馈的地位,通过反馈结果不断调整复习过程。
将常识归类并系统化,通过面的突破,带动点的复习,不求面面俱到,将零散的陈述性要点提前整理,由学生自主学会,教师在反馈阶段进行检查,不再占用宝贵复习时间。
综合练习与复习方案
1、综合练习
在结实学会入门知识、基本技能和基本办法的基础上,进行全方位系统的、灵活多变的强化练习,整体提高地理学科能力。为总复习起到画龙点睛有哪些用途,所用时间为3周左右。结合教研室下发的两套优质的综合模拟考试,在练习中,重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,应考心理,看重答卷规范性和答卷方法的指导,练后评析是尤为重要的,通过评析,可提升学生的纠错能力,教师要教给学生答卷办法和方案,引导学生学会办法,打造思路。
2、复习方案
练习过程中,重点练习学生的心理素质,应考心理,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;指导答卷方法;看重解题办法与方案;指导学生解决因为粗枝大叶致使失分的办法;强化薄弱,突破难题,注意批阅,搞好讲评,尽最大可能减少因非智商原因导致的失分。
回扣课本阶段
考试前一周,学生可依据在前几轮复习中发现的问题及不足部分,回扣课本,进行再加工,再巩固,依据以往经验,这期间学生比较浮躁,把课本翻来覆去,不了解该看些什么,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注意个别指导、辅导。并发现一些共性问题,进行纠正、弥补。
复习指导学习技巧
中考地理环境管理复习指导